耄耋老人 坚守乡村小卖部43年 见证时代大变迁


□本报记者 余波

上世纪70、80年代,街头小巷到处都是一分钱的麻糖,三分钱的冰棍儿。五分的钢镚儿挺新奇,一角的纸币成了大面额。小卖部更是个神奇地儿,从烟酒果糕蜡到油盐酱醋茶,样样都蕴含着神奇。

在华容县禹山镇瓦圻村夏家庙码头,就有一间很老的小卖部,有多老呢?从上世纪70年代开张至今,小卖部在夏家庙码头已经“生活”了40多个年头。

店主姓刘,从30多岁开始经营小卖部到现在耄耋之年,他就像一个历史的守候者,守候着这里来来往往的人们。

来到这里时,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,几间曾经营业过的门面早已大门紧闭,只剩这间屹立不倒的小卖部还在坚持。走进小卖部,货柜上挂着用来打酱油的“竹勺子”,桌上的算盘,墙上的老照片,还有许多垫在货柜里的老牌香烟包装盒……都像是在叙述着小卖铺的昔日辉煌,店主躺在竹椅上正看着电视。

见记者对这些感兴趣,店主搬了一把椅子,要记者坐下后,指着前面的马路说:“解放前这里治安还很乱,一到晚上都没人

敢在这里路过。直到华容县解放,新中国成立后,这里就太平了。”治安好了后码头就开始变得热闹起来,鼎盛时期码头上曾有两间“娇坊”(红、白喜事的一种群众性演艺班子)、两间“醩坊”(酿酒作坊)和“铁铺”……往后很长一段时间,这里都非常兴旺,那个时候的店主才12岁。

时光仿佛凝聚又好像在流淌,夏家码头的热闹一直延续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,人们的生活悄然改变着,无法适应群众的生活需要,于是出现了小卖铺这样的零售。

1976年,店主38岁,正是那年,他在夏家庙码头开始经营这家小卖铺。

据店主回忆,最初的几年小卖店只能卖瓜子花生和糖,直到改革开放,才可以售卖香烟和其他的副食品。那个时候要去“批发部”才能进到货。而“批发部”华容县城还没有,要去到15公里以外的南县。在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况下,他只能来回走30公里到南县进货。

再到后来,交通方便了,“批发部”也多了起来。货源得到了保障,小卖铺的货物渐渐丰富起来。

从油盐酱醋茶,到香烟、火柴、豆奶、汽水,还有那种很粗糙的卫生纸……从某种程度上说,小卖部里的农村生活必须品应有尽有。

“那时候的酱油、白酒、醋都是存放在缸里,大家都是自己带瓶子来打的;白糖、红糖批发回来是一个大蛇皮袋装着,回来后需要分装到小袋里才拿出来售卖的。以前天热码头上坐满了人,乡里乡亲总喜欢聚集在此乘凉……”已是81岁高龄的店主依旧清晰记得这里发生的一切,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!

而今,越来越多的大型超市进驻农村,作为零售的乡村小卖部渐渐被取代,仅存的小卖部也日渐凋零,逐渐退出农村市场。就像店主的小卖铺随着时间的推移,最终也可能会结束营业。

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,店主刘爷爷从壮年走到了老年,见证祖国发展和改革开发的成长历程。

陈旧的小卖部,承载着夏家庙码头几代人的记忆,也折射出几十年来农村生活的巨大改变,以及人们为了美好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时光。